首页>>中华文化



“盗墓世家”挖出国宝级壁画

2005年7月14日

    
    华声报讯:62岁的爷爷,18岁的孙子,辽宁省葫芦岛市一个“盗墓世家”的祖孙三代四人来锦州盗墓,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挖掘工作”,一个辽代汉人贵族的家族墓葬群得以重见天日,墓室中出土的石壁画经辽宁省文物组专家鉴定,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据新华网报道,锦州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常春林所长日前表示,此次在锦州境内发现的如此大规模辽代汉人贵族家族墓葬群,在国内实属罕见。
    
                                “盗墓世家”挖出珍贵古墓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为祖孙三代,都是葫芦岛市沙锅屯乡人,“我们这是第三次来沈家台盗墓。”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警察从嫌疑人家中搜出“五乐图”、“出行图”等石壁画4块,古墓墓门1块。据警方介绍,被盗古墓墓门上刻有龙的图案,门额刻有麒麟图案。除了被盗出的5块石壁画外,考古部门认为古墓中很可能还有3块类似的石壁画。
    
    古墓群坐落在当地人称之为“龙家坟”山的半山腰向阳位置,被丛生的树木和杂草掩盖,“盗墓世家”在其上面一共挖开了12个大小不一的深坑,盗出石壁画的墓室从正上方被挖开,四周散落着墓室石板和石门门轴,“这种破坏性盗墓,对古墓的损坏很严重。”警方说。
    
                                 出土石壁画属国家一级文物
    
    发现古墓后,辽宁省文物鉴定组有关专家会同锦州、凌海文物保护部门对古墓及出土石壁画进行了细致的勘测。辽宁省文物鉴定组的勘测结果如下:“被盗掘的墓葬共计3座,均为辽代墓葬,从墓葬暴露部分可以看到,墓室砌筑讲究精细,应为当时辽代上层贵族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其中一座被盗掘石室墓出土的3块浮雕人物石板及雕龙石门,可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于盗掘行为,使这些墓葬及出土文物受到严重破坏。”得知古墓的重要性后,当地政府已经组织人力,将古墓妥善保护起来,等待文物保护部门的开掘。
    
                                墓主人为辽代汉人贵族
    
    古墓群建于辽代什么时期?墓主人的身份?其家族在由契丹族统治的辽代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据常春林介绍,已被盗墓人挖掘的墓葬,均由当时普遍采用造墓材料砖、鹅卵石或石板砌筑,从已出土石壁画看,古墓群应始建于辽代早、中期,墓的主人应为辽代汉人贵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石壁画上不带有少数民族的文化色彩,壁画上的龙和麒麟,均是汉人所信奉的,已挖掘的墓室里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目前还不能确定墓室主人的具体身份。墓室内径达3米,如此大的单室墓,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建起的。”常所长说,辽代契丹皇族墓室系统更加庞大,一座墓葬里还可细分为前墓、后墓、耳墓,墓道等,这显然是单室墓所不能相比的,“这个家族可能是因为对当时的统治做出过巨大贡献,才会进入贵族阶层,但不是皇家的人。如此大规模的汉人家族墓葬群,在国内是很罕见的……”
    
                                 古墓群发掘等待资金到位
    
    “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详细的挖掘开采计划,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0万元”,常春林所长表示,一旦资金到位,古墓群的挖掘开采工作将会随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