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话剧《商鞅》

2004年1月14日

07.jpg    
    该剧以磅礴的气势、凝重的风格,以倒叙和铺展相结合的手法,完整地再现了战国时期政治改革家商鞅从出生、成人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将他的选择、处境和遭遇,他的性格、精神和情感推至观众面前。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纵横交织的多重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人物形象创造方面的重要经验。
    
    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去纵向地把握“历史”,作者写出了人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商鞅的生命意义,在于他从奴隶到自由之人,再到人上之人,最终成为扭转乾坤之人的人生经历,是与历史进程同步的,是顺应和推动历史发展的,这使商鞅留名千古,成为永恒的生命标本。但历史运行的严酷规律,又建立在无数个体生命的牺牲和毁灭之上。亲生母亲无法相留、红颜知己不能相守、生死之交人头落地……商鞅功成之日,也是他被送上祭坛之时,这一悲剧命运同样折射出历史与人性的悖谬。从横向的角度切入,剧作截取了当时社会的一个横断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商鞅与秦国其他利益集团各类人物的精神交锋,从而确定了他在当时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并由此开掘出商鞅个性中的两大悲剧性因素:作为一个有意识地冒犯传统与多数的先觉、先行者的孤独无助,以及作为一个拼命接近权力中心的依附者的悲哀,都被天衣无缝地编织进细节和场景中,给人们留下了思考和咀嚼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