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齐家文化罕见高规格墓葬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考古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2003年秋在对青海喇家遗址的继续发掘中,发现一座齐家文化罕见的高规格墓葬。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面积约20万平方米,被列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主要为齐家文化的遗存。这里保留了地震、黄河大洪水以及山洪袭击的多重灾难遗迹,被认为是极为难得的史前灾难遗址。 新发现的墓葬位于一个平整的土台中间,地势较高,为正北方向的长方形土坑葬。墓坑较深,有木棺,随葬品中有比较多的玉器,在墓口填土中也埋有玉器祭品。最为奇特的是,除了原有的墓坑口,该墓葬外面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口,整个墓口呈回字形。经初步鉴定,墓主人可能为男性。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茂林说:“这种形式和规格的墓葬,在齐家文化墓葬中还是首次发现,表明了墓主人高贵特殊的身份。” 此前,考古人员还在墓葬附近发现过十几座墓制简单、分散的小型儿童墓和成人墓葬。 叶茂林说,根据目前的发掘情况判断,去年发现的这些小型墓葬很有可能是陪葬或祭祀葬。同时,墓葬所在地近100平方米的土台上,有大量人类活动的硬面和祭祀痕迹,可能是一座祭台。加之出土的随葬玉器多为做工精致的玉环、玉璧等礼器,因此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当时的军事或宗教首领,且宗教首领的可能性更大。 齐家文化距今3500年至40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的一种文化遗存,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和政县齐家坪而得名。 烂后的黑色木炭灰和漆皮。除有少量红色朱砂外,还有一枚铜剑,两支弯月形玉璜。墓底东边为车马器、贝币以及少量鎏金饰件。部分文物被塌方的土石、椁木等压破。这次发掘出土的文物从质地上可分为铜器、玉器、骨器、石器等,按用途可分为乐器、礼器、兵器、车马器,从器形上可分为鼎、壶、敦、戈、剑、编钟等,共有100多件。据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张增午介绍,这座贵族墓葬发掘前已被盗走部分器物。在这些出土的文物中,比较珍贵的是编钟和两个铜方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