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
2003年9月17日,长春地区九台市苇子沟镇西地村发现部分脊椎动物化石,经中国古生物研究权威机构之一——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专家现场研究鉴定确认:这是一种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距今大约1亿年,此类化石的发现在吉林省尚属首次。 9月17日上午,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得知九台市苇子沟镇西地村农民发现“不明化石”的信息后,立即派出孙跃武教授等二位专家赶往现场,在村民张泽禄家新房后面的空地上,一大块化石裸露在外,像一个大型动物的某部分肢体,离此几十厘米的土层剖面中还隐约可见几块类似动物脊椎骨的化石,经认真清理、测量、记录,初步认定属于白垩纪恐龙化石。翌日下午,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古生物学家孙革与董枝明教授等专家亲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经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恐龙研究专家董枝明等现场鉴定,该化石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目前已露出的部分包括肢骨和椎骨等,肢骨长近1米,椎骨已发现10余节,总长超过1.7米,估计该恐龙的全长可能约10余米。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等认为,该化石所产出的地层为紫色—杂色砂岩,应属于广布于长春至松辽盆地地区的、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泉头组。它是迄今为止在吉林省发现的最大的恐龙化石。 据介绍,蜥脚类恐龙是繁盛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巨型、四足行走的爬行动物,在东北地区十分罕见。该化石的发现对研究中国蜥脚类恐龙的分布、白垩纪时期恐龙的演化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早、晚白垩世之交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古环境,以及相关地层对比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有关专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