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已有820年历史的金代古戏台现身山西
一座距今已有820年历史的金代古戏台2003年8月在山西省高平市被发现。这个戏台比之前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台的山西临汾牛王庙戏台还早110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戏台。文物专家认为,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的戏剧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该戏台在高平市西北王报村村北的山岗上,在二郎庙建筑群的最南端。戏台座南面北,正面台基的青石上刻有化生童子、莲花、缠枝花等图案。图案上方的题记为: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仲秋十有五日石匠赵显赵志刊。文物专家据此认定,戏台的建造年代为金大定二十三年,即公元1183年。 戏台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平面为正方形。台基略呈长方形,长7.4米,宽5.9米。台基的束腰部分两侧有石雕力士,中间为两个石雕狮子。石狮子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戏台四角采用粗大的圆柱,至今仍然笔直坚固。前檐两个角柱下墩接砂岩石础。屋檐多处塌陷,屋脊几乎荡然无存。建筑未用梁架,由斗拱直接支撑屋面。这种建筑形制是该戏台独创,在其它建筑中罕见。整个建筑端庄稳重,其结构为金代原制。 据文物专家分析,该金代戏台之所以能保存至今,与其独特而坚固的建筑物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戏台所在地地理位置偏僻,避免了战乱的损坏。 山西省戏曲历史悠久,特别是晋南地区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人们把山西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共有54种地方戏曲,种类居全国之首。因而,作为中国戏曲发展重要标志的戏台自然也就很多。据统计,至今山西保存的古戏台有400余座。据戏曲史学家研究,金、元时期是中国戏曲大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山西省南部村村有庙,有庙就必有戏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