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绸之路”发现古遗址群
“南方丝绸之路”2003年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高大伦2003年8月称,考古调查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古遗址群,并发现了揭开“邛人”消失之谜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介绍,从6月30日至8月1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文物部门,对攀(枝花)西(昌)高速公路全程162公里沿线——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在长达40天的旅程中,共发现8处古遗址、4处大石墓和3处明代瓮棺葬,并找到了东坪汉代冶铜遗址的生活区域。德昌毛家坎遗址保存较好,文化遗物丰富,引人注目,考古人员首次在该遗址发现了细石器石核、石叶。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中发现的大石墓,这是四川安宁河谷流域最具特色的墓葬形制。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邛人”的墓葬,对揭开“邛人”消失之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邛人”又称“邛都夷”,主要分布在今凉山州境内,从事农业,与古代蜀人联系密切,曾受到东汉光武帝封赐。 专家学者们在评审这次考古成果后认为,安宁河谷地区在古代一直是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考古发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和更加翔实的资料;这也是安宁河谷地区考古的突破,对研究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