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首次发现大规模唐墓群
2003年3月,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一居民小区建设工地日前发现一处大规模唐墓群,经专家认定,这是宁夏迄今发现的最大规模唐墓群,占地约6000多平方米,经抢救发掘墓室50座,出土一批珍贵文物。目前一部分墓群已被施工者破坏,当地政府正在组织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挖掘,并将根据挖掘的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这一遗址。 目前发现的古墓基本上是方形砖式墓,每座墓坑都有类似于北方“炕”的棺床,其中出土的文物有陶罐、陶钵、铜钱、铜扣、铜戴饰等,最有特点的是一套完整的青铜质带扣,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皮带上的盘扣。许多墓室均不同程度被盗,早年建民居时又遭破坏。从墓底的河沙看,此处多年前是黄河古道。 据史料记载,古灵州辖地大体相当于现在宁夏中卫、中宁以北地区,包括银川在内,自西汉惠帝设灵州县后,灵州是宁夏平原开发最多的地方,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从秦始皇遣蒙恬北击匈奴,到唐开元9年为防御突厥,又置朔方节度使,灵州已成为唐朝最大的军事重镇,“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在灵州登基即位,并在此指挥平叛,为中唐之兴打下了基础,使之逐渐成为平叛时期唐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据宁夏文物专家钟侃介绍,唐朝虽然兴盛,唐墓存留却很少,尤其在宁夏仅有零星发现,能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唐墓群尚属首次。这一大规模墓群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且不同时期的墓葬在葬俗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这一墓群的发现,不仅对灵州城遗址的认定,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对研究银川平原的历史文化、黄河改道以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