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三江并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7月3日

    
    华声报讯:据新华网巴黎7月2日消息,经过专家鉴定评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2日一致决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从而使中国被列入这一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址达到29处。
    
    据悉,此次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2个国家申报37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中国政府申报的是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景观及扩展项目十三陵和明孝陵。3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对中国关于将十三陵和明孝陵扩展入已列入名录的“明清皇家陵寝”的申报进行评估。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中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自1987年第11届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将中国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中国已有29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被列入该名录。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