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三陵和明孝陵被收录世界遗产名录(图文)
 南京明孝陵
 北京明十三陵长陵神道两侧石象
华声报讯:据中新社报道,北京时间7月4日零点,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消息,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已有31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 此次大会上,共有32个国家申报37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中国政府申报的是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景观及扩展项目明十三陵和明孝陵。7月2日,经过专家鉴定评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已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3日大会又一次将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颁给了北京的十三陵和南京的明孝陵。 至此,中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31处,其中文化遗产22处,自然遗产4处,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口述非物质遗产1处,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西班牙38处,位居第一;意大利35处,位居第二)。 北京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明十三陵从公元一四零九年开始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即一六四四年营建明成祖朱由检的思陵,历经200多年,距今已近600年的历史。南京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