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内蒙古元上都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13日

    
    华声报讯: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负责人日前介绍,元上都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材料编写、拍摄、录制工作已于近日完成,申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据来自新华网的消息,《元上都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已按中国国家文物局最新要求,正式上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委员会。《元上都大观》图录已试印出彩色样书,正在修改补充。《元上都》大画册也已完成编辑工作。两部元上都申报片已由内蒙古电视台制作完毕。《元上都文物保护总体规划》文本,也正在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陕西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合作编写。
    
    位于内蒙古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至今保存较完整,城内外埋藏文物极为丰富。据文献记载,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的,建城时汇集了国内外能工巧匠,后又经数十年扩建而成。
    
    都城为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外城周长17里,城内店铺毗连,宫城约有半个北京故宫大。十三四世纪之间100年,这里一直是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皇室贵裔宴乐休憩之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
    
    根据内蒙古、北京等地的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近年来对元上都遗址的考察,元上都宫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70米。城墙四角建角楼,东、西、南三面正中设城门,有丁字形大街与三门相连。在宫城中央偏北,有一小山似的方形建筑台基,为大安阁址。
    
    在宫城内北部,有一“阙式”建筑遗址,其台基与城墙等高,为穆清阁址。在宫城内,目前已发现的宫殿有30余处。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南角,街道布局整齐对称,多官署建筑。外城每边长2200米,城内北部土岗为帝王游乐的苑囿区,西部有官署和作坊区。城外是集市贸易场所,地表有密集的小型建筑遗址。目前,遗址内的各主要殿宇、楼台、亭阁的台基以及街道布局、城内水利工程、祭祀区的情况都已探明。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