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贵州争取世行贷款保护文化及自然遗产

2005年8月12日

    
    华声报讯:中国西部贵州正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对其独特自然遗产和丰富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8月9日晚,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会见了前来进行项目考察的世行专家组一行。
    
    据新华网报道,王富玉介绍,贵州位于世界喀斯特三大片区中最大的东亚片区中心,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各种喀斯特峰林、峰丛、峡谷、天生桥、溶洞以及洞穴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构成了绚丽奇特、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与此同时,这种喀斯特地貌与多民族聚居,又使贵州具有了"文化千岛"的特点。但是,这些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毁坏或消亡的危险。为了对这些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需要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
    
    这一世行贷款项目涉及贵州9个地、州、市的56个县(区),包括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夜郎文化等文化遗产地,赤水、习水等自然与长征文化遗产地,黄果树、龙宫、关岭大峡谷自然遗产地等,共有130个具体的建设地点。
    
    贵州早在3年前就开始筹备这一"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及自然遗产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去年9月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今年6月贵州省政府决定申报使用世行贷款。
    
    以世行官员王沈华女士为组长的世行专家组一行5人,将对贵州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对项目提出具体优化意见。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