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副主席 罗豪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虽饱经忧患,但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内部战乱,我们的国家依然凝聚不散。这是由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保持民族特性、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思想基础。 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同源,血脉相连,台湾同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原因以及海峡两岸同胞长期隔绝,台湾文化也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但是,与大陆其他区域性文化一样,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远古时期,大陆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已传播到台湾地区。随着大陆先民对台湾的开发,大陆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科学技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宗族制度等全面移植到台湾。由于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主要是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人民,台湾的方言主要是闽南话、客家话,台湾的民间信仰、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以及婚丧嫁娶、祭祀礼仪与福建、广东等地基本相同。特别是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有着史缘久、地缘近、血缘亲、语缘通、文缘深、俗缘同、商缘广等关系,所以闽台文化是同地域文化。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与延续性。虽然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一度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成为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访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会抽时间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剧、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莆仙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每年都有不少台胞到福建莆田湄州湾祭拜妈祖。至于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合家团圆等民俗习惯等,无不是两岸同根同宗的证明。 江泽民主席在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中明确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两岸同胞应携手并肩,加强合作,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坚决反对“文化台独”,遏制分裂主义的逆流,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多作贡献。 2002年8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