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胞参加《中华故土地图》北京取土仪式侧记
 阿里山代表参加八达岭取土活动
“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这两天,台湾阿里山邹族同胞访问团走到哪里,这首《达鲁湾》就唱到哪里。今天中午,《达鲁湾》的歌声飘到了古老的八达岭长城。 《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北京取土仪式今天在八达岭长城脚下隆重举行。在众多的参加者中,身穿传统服装、头戴羽毛头饰的阿里山邹族最引人注目,表现得也格外活跃。活动还未开始,他们就击节唱起了《阿里山》、《达鲁湾》和一些邹族歌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邹族是中国台湾人数最少、但历史久远的少数民族,祖祖辈辈居住在阿里山地区。据说清朝乾隆年间,有十八位邹族代表来到内地,与清朝政府共同认定,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据邹族长老介绍,今天也是邹族传统中土地公的生日,邹族同胞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祭祀仪式。邹族同胞将土地视为生命之源,他们此行,不仅带来了乡音、乡情,还带来了真正的乡土-- 从阿里山采集的原质土壤。 《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的第一站就选在台湾阿里山。今年一月一日,举行了取土仪式,阿里山地区十二个部落参加了取土活动,并带了本部落的土样,与取出的泥土融合在一起。邹族长老和青年们组成访问团,将一百多公斤原质土带到北京,用于制作《中华故土地图》。 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蔡建郎说:“这代表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华夏故土山水相连。”邹族长老汤进贤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加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 今天的取土仪式开始后,邹族同胞唱着祭祀土地的传统歌谣,将长城脚下的泥土装入容器中。他们要把长城的土带回去,撒在阿里山中。之后,他们取出从阿里山带来的泥土,庄重地撒在长城脚下。 邹族头领汪念月先生说:“阿里山的土与长城的土已经融合在一起。”“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歌声久久地回荡在长城上空。(2001年06月03日
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