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河北抢救年画、剪纸等10种民间文化遗产

2003年9月5日

    
    华声报讯:经过筛选和整理,河北省近日确定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10个重点项目。
    
    据新华社报道,这些项目是年画、剪纸、皮影戏、瓷文化、后山文化、黄巾文化、周公与桃花女文化、耿村故事村和石头村、蔚县古堡、傩戏。
    
    据报道,河北年画主要产于武强、内丘、永年、肥乡、磁县等地,其中,武强县目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年画产销中心,武强年画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年画博物馆,现存2000多块年画印版。
    
    河北省是皮影戏的主要发源地和流行区域,唐山的乐亭、玉田、丰润、滦县和邯郸磁县的皮影戏尤为有名。中国制瓷史上的名窑磁州窑、定窑及邢窑,都位于河北省境内。后山文化中心位于河北省易县,有大小庙宇65座,包括太阳神炎帝庙和后土庙。黄巾文化是黄巾农民起义文化遗存,位于邢台县西部的凌霄山。周公与桃花女文化位于邢台县的周村和桃花村,他们的婚丧嫁娶仪式是汉族婚丧嫁娶风俗仪式的渊源。
    
    耿村故事村和石头村,是中国北方居落文化的代表。蔚县古堡是历史上戍边官兵和人民居住生存、御敌防匪的堡垒,至今仍存大小400余座古堡和300多座戏楼。傩戏是中国原始先民驱逐疫鬼的仪式,河北的傩戏主要分布于邯郸、廊坊、保定、张家口、石家庄5个地域,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是武安市固义村的大型傩戏《捉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