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广东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首批抢救年画木龙

2003年4月11日

    
    华声报讯:据《广州日报》报道,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启动,作为先行军,广东将在今年全面铺开对佛山木版年画、中山木龙等优秀民间文化的抢救工作。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广东将从濒临灭绝的品种入手,逐步推进这个全景式的“十年工程”。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学光说,佛山年画和中山木龙都是独具广东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品种,但是前者传人寥寥无几,后者则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对于它们的抢救刻不容缓。除了这两项专项的抢救工作之外,广东省今年还将组织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民间艺术比赛、民间歌会、民间工艺的比赛等。广东是中国民间文化大省,据有些专家的统计,全省的民间文化品种至少在千种以上。但在广东的民间文化中,势微的占了大多数。仅以民间工艺为例,已经消亡或者濒临灭绝的就占了1/3以上。按照“工程”的要求,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至少要出一本书、一张光盘、一本画册。对于它们产生的历史环境、现状、传人、制作流程、代表作等等进行全景式的记录。
    
    “佛山年画”选题以岭南风情为主,手法比较细腻,自成一体。“中山木龙”是由木头专制的舞龙。中山过去的县城石岐及城郊、沙溪、大涌、张家边、南朗,以及时性石岐城内,历史上都是木龙的发祥地,盛行四月八佛诞节舞木龙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