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首批成果推出

2003年3月21日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首批成果日前在京推出。记者在国家图书馆看到,这批书籍采取影印,依据原书版式印刷,为8开线装本,古朴典雅。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2002年正式立项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具体承办,集中了国内一批顶尖学者,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该项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大规模、成系统地复制出版善本古籍,通过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使其化身千百,为学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
    
    据调查,全国仅图书馆系统即收藏古籍2750万册,其中善本250万册。根据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现存古籍善本中传世孤本有45000余种,准孤本(仅存两部)约4100种。这些珍善本古籍中,有许多急需抢救,“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拟将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乃至博物馆的珍贵古籍善本,有计划地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复制,适量出版。并根据所选用底本的文物、学术价值和版本特点,采取不同的“再造”方式。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单是宋元以前版本就达750余种,已远远超出了《四部丛刊》的数量。选录范围以我国内地收藏为主,今后陆续将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接触,最大范围涵盖中华文化典籍的精髓。版本选择方面,为保证“再造善本”的学术质量,在尽可能选择卷帙完足的版本的同时,采用同书同版配补的原则。(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