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天龙八部》该不该入选高中读本?

2005年3月3日

    
    “武侠小说的入选是非常慎重的”,3月1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室王老师说,他们为此曾开过3次讨论会,参加人员包括大学教师、一线特级中学教师和编辑人员等。王老师介绍说,实际上能进入教材的作品选择非常严格,“推荐100篇能进1篇就不错了”,此次推荐到读本里的作品约有十几篇,最终入选了《天龙八部》和《卧虎藏龙》两篇,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真正的教材,只是作为教辅读物的《高中语文读本》,是学生自愿阅读的。她说,教材都要送教育部审查,而这种教材辅助读物则不必送审。
    
    谈及收入武侠小说的初衷,王老师说,其实就是想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并没有任何强制意味,《读本》中收录作品的范围非常宽泛,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其实争议也是正常的,语文最讲究包容,学生课外阅读应力求广泛,古今中外小说作品当然也应该阅读,哪怕学生不喜欢也可以争论。他们甚至可以提出异议进行讨论,实际上在课后题目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这次选入两篇武侠小说进入《读本》也是初次试选,除了武侠小说外,《读本》中还选了外国小说、外国诗歌等。至于将来是否能将优秀武侠小说作品片断真正选入教材,王老师尚不能肯定,只是说,“还需要像其他入选篇目的产生一样,开会讨论,报教育部审批”。
    
    该语文室的另一位编辑也提到,“通俗文学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了通俗文学,我们觉得这个《读本》所涉及到的范围就不够全面了。”
    
                          教研专家:武侠小说侠义精神有时也应该弘扬
    
                          副研究员刘希明认为,应该相信高中生对作品好坏有甄别能力
    
    针对金庸小说入选高中教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研所语文教学方面的副研究员刘希明认为,武侠小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组成因素,写进教材读本里未尝不可,不必大惊小怪。实际上,即使不收录进去,它们也会在影视、网络和书店等里面出现,看了原著会更好一些,理解也会更全面一些。
    
    “实际上我也看过一些武侠小说”,刘希明说,原来就曾看过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等,感觉写的还不错,里面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全是些打打杀杀,也有挺身而出、除暴安良和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这些精神有时也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也是应该弘扬的。
    
    “当然,武侠小说包括金庸的作品一直都是有争议的”,刘希明说,一些人甚至认为这些通俗小说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金庸作为当代武侠小说家的代表几乎是大家公认的。虽然武侠小说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但也不必求全责备,更不能因噎废食,相信高中生有这个甄别能力。
    
                       老师:很多学生读过金庸小说
    
                       学生在指导下阅读武侠小说效果会不同
    
    1日下午,北京第15中学语文室王老师表示,刚开学一周,他也是刚注意到读本里面的金庸小说,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和想法,“语文本身就讲究包容”,实际上即使不收录这些篇目,很多学生也都读过了,不过正式收录在《高中语文读本》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语文教师说,《高中语文读本》收录金庸和王度庐的武侠小说,也可以看作是对教材编写的一种改革,这样的语文读本能拓宽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但同时他又认为,该《读本》选入金庸的作品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现在许多高中生都早已阅读过了。而且,仅仅两篇节选作品也并不能全面反映其作者作品的真实面貌。
    
                          学生:课本有武侠小说很新奇
    
                          学生劝家长不要担忧孩子会学坏    
    
    “我感觉很新奇”,1日下午,北京第15中学高二(1)班班长张强翻着《高中语文读本》说,他刚注意到里面还有金庸武侠小说的章节。
    
    原来,在初中时,他就看过一些武侠小说,感觉还不错,当时家长也没有过多干涉,但他并不敢大胆地带到学校尽情看。他觉得,现在能把其中的优秀作品收录到读本里面,让学生感到了读本内容的丰富和新颖,肯定是一种进步,也许有些家长会担忧孩子学坏,但还是应该相信他们,况且还有老师的引导呢。
    
                          网友
    
                          支持方:金庸作品一点不俗
    
    许多网友欢呼金庸小说的入选。一位网友说,衡量文学作品的高低,标准不是作品的形式和题材,而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境界、思想、格调、艺术成就等方面。金庸的小说,气魄宏大,境界宽广,作品采取了通俗文化的形式,但思想内容一点也不俗。
    
    有网友提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侠”与“义”,上升到“仁”的高度。
    
    更有网友旗帜鲜明地说:“金庸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列入教材是早晚的事情。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这类作品必定能够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反对方:武侠小说思想性差
    
    “四大俗又来了!”在新浪网站上,有网友把这六个字重复了30余遍(有人把“琼瑶电视、成龙电影、四大天王、金庸小说”称为“四大俗”),以表达他对金庸小说入选高中教材的反对态度。
    
    有相当数量的网友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主要观点包括,语文教材应当是“雅”的,通俗文学不应当入选;武侠小说思想性较差,其中难免有“怪力乱神”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可能有负面作用;《天龙八部》并非金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即使选也应当选《射雕英雄传》,等等。
    
                          链接:《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读本情况
    
    入选教材:语文读本第四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出版。
    
    节选内容:《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讲的是萧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大高手一节,充分展示了他的绝世武功和英雄气概。
    
    课后作业:“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成就足以进入文学史,也有人说他的武侠小说再好也是通俗文学,只有娱乐的作用,难登大雅之堂。对此,你怎么看?”(来源:新京报 记者张剑锋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