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闻一多抗日家书惊现京城

2005年6月29日

    

pic.jpg

印章局部

pic4.jpg

闻一多和孙毓棠合影


    6月27日上午,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办公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它是60年前,由著名爱国人士闻一多亲手刻在印章上的一篇文字,中间有“非抗战结束,不出国门一步”的誓言。这封“家书”的捐赠者是北京市民李胜业。
    
                                        抗日家书刻在印章边款
    
    这封家书刻在一枚边长1.3厘米、高5厘米的玉石印章的边款上,用行草刻了126个文字。该印章的印文是篆书人名“孙毓棠”。
    
    “印章家书”的捐献者李胜业先生介绍,孙毓棠是他的舅舅,著名历史学家。孙毓棠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闻名诗坛,后赴日留学。抗战爆发后,他与闻一多同在西南联大执教,两人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抗战胜利后,在闻一多的推荐下,孙毓棠赴英国牛津大学做客座教授,这段边款文字就是闻先生送给孙毓棠的临别赠言。
    
                                        印章曾云游英美等国
    
    李胜业说,从这篇文字更像是一封书信,本来是应该写在纸上的,但是为了能够长久保存,闻先生把它刻在了印章上,是一封特殊形式的家书。孙毓棠先生带着这枚印章先后到过英国和美国,回国后,也时常带在身上,历经“文革”动乱,一直珍藏。1985年,孙毓棠先生去世后,把这枚珍贵的印章交给他的外甥李胜业保存。
    
    20年来,李胜业珍藏着这枚印章。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又适逢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实施抢救民间家书工程,为了反映以闻一多为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他忍痛割爱,捐出了这枚印章。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从“家书”文字可以看出,抗战期间,闻、孙两人曾经相约“非抗战结束,不出国门一步”,反映了大敌当前,誓与国家共存亡的英雄气概。“信乎!必国家有光荣而后个人乃有光荣也”则反映了闻一多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新闻链接:抗战家书全文
    
    忝与毓棠为忘年交者十有余年,抗战以还,居恒相约:非抗战结束,不出国门一步。顷者强虏屈膝,胜利来临也。而毓棠亦适以牛津之邀,而果得挟胜利以远游异域。
    
    信乎!必国家有光荣而后个人乃有光荣也。承命作印,因附数言,以志欣慰之情,非徒以为惜别之纪念而已也。卅四年九月十一日一多于昆明之西仓坡寓庐。
    
                                        新闻延伸:闻一多曾以刻印糊口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介绍:“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凋敝,物价飞涨,微薄的薪金难以供养八口之家。生活的逼迫,使父亲不得不寻找糊口的办法。”闻一多先生曾在家书中辛酸地说:“弟之经济状况,更不堪问。两年前时在断炊之威胁中度日,乃开始在中学兼课,犹复不敷,经友人怂恿,乃挂牌刻图章以资弥补。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赖此道。”(北京娱乐信报/张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