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武夷山悉心呵护世界遗产

2005年7月15日

    

pic1.jpg


    按照联合国六年一次对世界遗产地的检查规定,武夷山自1999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为了避免使“世界遗产”毁于经济大潮而沦为“世界遗憾”,六年来,武夷山悉心呵护着世界遗产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绿树,每一个山头。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就在武夷山“申遗”成功之时,武夷山保护与开发间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武夷山九曲溪上游的程墩、四新两个伐木场共有山林面积12.3万亩,由于长期大量采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九曲溪河床增高,水源不足;处在九曲溪上游的星村镇,村民生产、生活污染水源,开山种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几年来,武夷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2000年1月1日,武夷山将九曲溪上游的程墩和四新两个伐木场划归景区统一保护、管理,同时在上游成立景区大峡谷生态公园管理处,800多人口由景区接收。
    
    自申报世遗成功后,武夷山便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对其保护。据了解,六年来,仅武夷山风景区就投入资金4亿多元人民币,风景区保护面积也从原来的173平方公里扩大到512平方公里。
    
    2001年6月开始实施世遗二期环保工程开发项目,总投资3.2亿元,新建了三条环景公路,组建了旅游环保车队,建立景点票证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外迁景区村民735户。
    
    为理顺管理体制,武夷山成立了世界遗产保护局,并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国家认证委认证。经过六年的悉心呵护,武夷山这个世界双遗产的环境质量仍保护良好,九曲溪水质达Ⅰ类标准。
    
    良好的保护也换来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004年武夷山旅游人数达334万人次,旅游收入逾13亿元。(中新社/金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