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傩戏面具重放异彩
华声报讯:据新华社报道,经过毛南山乡艺人的艰苦努力,一度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奇葩--毛南傩戏面具,如今又重放异彩。 在广西毛南族自治县,濒临灭绝的毛南傩戏是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因表演过程中始终戴着木制面具,故又称“木面舞”“傩面舞”。 毛南族的傩戏舞原始古朴,风格独特,别有一番艺术魅力。前些年,毛南傩戏曾到日本、韩国等地演出,备受欢迎。 毛南傩戏面具是用不易开裂、不易变形、最耐虫蛀的优质木块精雕细琢而成,每具一般高30公分,宽20公分。古代毛南傩戏舞用的木面具共有72种面相,分文、武、善、凶四大类,每类面相都不相同,性格、神态各有其特点,工艺复杂,没有高超的刀法无法雕刻出他们的特点。 由于木面雕刻艺人相继谢世,木面雕刻技术严重断层。在30多万人口的广西毛南族自治县,傩戏木面雕刻技术几乎没有传人。 1984年,本着对毛南傩戏的敬意和怀着对木雕艺术的痴情,谭信慈老人开始研习傩戏木面雕刻这门几乎失传的手艺。凭着原有的木雕功底和悟性,经过数载的奋斗,谭信慈终于获得成功。他雕刻出来的傩戏面具,文官清秀,武将威猛,猴魔各具特色,绘上油彩,更是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