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治理中国新抉择


徐足之

    
江泽民要平衡地将中国带入21世纪
    
    江泽民在1996年再次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尽一切努力,平稳地把中国带入21世纪。
    
    对于江泽民来说,未来治理中国的多种选择,必须照顾这样的逻辑或因果关系进程:中国实施“九五”计划的成效如何,决定中国跨入21世纪的平稳程度;“五年”看头年,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因而1996年是关键的一年。
    
江泽民的治国经验
    
    江泽民从过去的几年成功的实践中,积累其治国经验之运用,概括有七个方面:
    
    一、倡导“忧患意识”,提高干部执政水平;
    
    二、继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学习毛泽东的统治技巧;
    
    三、树立领袖权威,汇聚全国的精神力量和稳定力量;
    
    四、继续使用思想说服工作这一优良传统,改进说服的手段和方法;
    
    五、必须走群众路线,缩短干部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六、宽猛相济,处理内政外交问题;
    
    七、通过军队这所特殊学校,培养大批江泽民时代的忠诚战士巩固政权、促进统一。
    
倡导干部忧党忧国
    
    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最近的内外部讲话,有两个意思不离嘴边:一是要有“忧患意识”;另一是:“关键是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这两句话的旨意是什么呢?江泽民在最近一次对中共大批干部的讲话中,从一个关键问题上道出了秘密,他引用老百姓对中共的一句批评训诫说:现在交通、通讯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却远了。
    
    一国领袖,忧党忧国的时候,不免要躬亲小事。1995年12月下旬,江泽民做的两件“小事”,给人印象深刻:一是亲自制止东北不合卫生的生猪滥宰,一是到西北的陕西和甘肃慰问贫困农户。江泽民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现在可说是稳稳掌握了中国大权,但是,“百姓是天下之父母”,“得民心者得天下”,对此江泽民岂敢掉以轻心。江泽民最近对中共大批重要官员的讲话时就有一篇“民心决定政权”。他宣示:共产党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问人民拥护否?赞成否?答应否?什么是政治?这就是共产党的政治。
    
    对于如何继续推进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邓小平已经都说得很明白,这方面,江泽民需要大家继承邓小平的思路,这包括:
    
江泽民:继承邓小平、学习毛泽东
    
    1、改革是发展之硬道理的思想;
    
    2、政治改革只能逐渐推进的思想;
    
    3、维护世界稳定反对强权政治的外交思想;
    
    4、经济特区还要特下去的思想;
    
    5、科技立国、质量建军的思想;
    
    6、干部年轻化培养梯次接班人的思想;
    
    7、中央权威必须有个“核心”的思想;
    
    8、排除任何干扰完成祖国统一的思想。
    
    而如何把握和治理纷繁复杂的中国内政外交事务,有迹象显示,江泽民已经充分意识到,非学习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不可。
    
    北京观察人士指出,江泽民从毛泽东那里体会到一门高深的统治技巧: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共在延安时期建立起来的。毛的巨大成功,靠的就是这个群众路线。
    
    江泽民对一大群中共干部解释这个群众路线时说,现在干部离群众远了,这是很危险的。共产党干部今天特别要讲这样一种“政治”:想问题办事情要有群众观点;订政策提措施要从群众中来;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及政策要落实到群众中去,不要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缩短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
    
    毛泽东的另一统治技巧是,时时研读史籍,与古人对话,以史为镜,鉴知未来。江泽民也一再号召中共干部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他时时将自己体会到的国家兴亡成败道理,教育中共干部。他最近批评一些中共干部贪图安逸,不知民间疾苦时,引古人话说:“己不正,焉能正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他要求中共干部要时时想到中国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要时时想到国有企业中还有许多人领不到工资。
    
    正人先正己。江泽民于1995年12月12日至26日,决定“心系陕甘受灾群众和困难企业职工”,“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给陕西、甘肃山区受灾民众送棉衣、棉被、电视机等,为全国高官作示范。目睹当地百姓的疾苦状况,他要求中共各级干部都应有“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为民请命精神,多为人民“尽实心”、“干实事”、“谋实利”。
    
    江泽民选择岁末之际,亲自实践“群众路线”,推动中共干部在春节期间改变过去“民拜官”现象,开“官拜民”新风,以身作则,带头缩短干部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江泽民曾一再训示中共干部要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蹋下来”。江泽民既要自正“上梁”,又要扶正“中梁”,在中央权威不太强的情况下,一种新风气的推广,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进一步树立领袖权威
    
    江泽民在去陕甘灾区前的一个傍晚,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黑龙江省存在生猪滥宰现象,完全不符合卫生条件,直接危害消费者健康。江泽民一看完新闻,便亲自过问此事,拿起电话就给黑龙江省委书记岳歧峰和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打电话,要求他们尽快解决这一事关老百姓健康的大事情。江的过问,十分管用,不但陈、岳次日分别在北京和黑省透过新闻媒介,表态亲自处理此类问题,而且,事隔两日,还引导出国务院办公厅发向全国的“紧急通知”:“坚决取缔私自屠宰和不符合条件的屠宰场点”。
    
改进思想说服工作的方法
    
    最近几年,江泽民已在军队里发挥了思想说服工作这一武器的效用。1995年,江泽民要求军队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来抓,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而大大增强。江泽民要求部队在1996年继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头脑清醒,发扬新风。同样地,江泽民亦要求全国各级干部运用说服武器,渡过国企改革难关。
    
    专家指出,企望思想说服工作能够在90年代继续发挥作用,中共除了要搞好干部的廉洁之外,还必须改进说服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进行这项工作的中共干部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那么民众中的多数是可以接受劝导并服从全局利益的。
    
内政外交宽猛相济
    
    江泽民处理内政外交的出发点是“和为贵”,1995年初,他提出了色彩温和、致力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江八点”;他亲自推动反腐倡廉、要重塑清明政治。但是由于形势的变化,使他要宽猛相济,软硬并用。李登辉访美后他连续多次发动了对“台独”势力的军事警告;他倡导干部以身作则建设廉洁政治,同时果断处理了震动中外的“王宝森、陈希同”大案。
    
    看来,未来几年,“宽猛相济”策略,还将在下列方面继续施行:
    
    1、台湾问题。一方面以最大限度争取岛内民众和平解决统一问题,另方面为对付“台独”及分裂势力,不惜采取一切硬手段。
    
    2、腐败问题。面对“法不责众”的现实,倡导领导干部先正己然后正人;安抚地方干部放下包袱,重塑清廉形象;同时,继续打一些大老虎,以取信于民。
    
    3、社会问题。继续倡导爱国主义、提倡自强自立,建设新的社会风尚;而对民愤极大的问题和刑事罪行,实行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原文刊载于《广角镜月刊》1996年1月号)
    




版权为作者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