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文教育

 

美英华裔青年访华团与陕西小吃的“亲密接触”

    
    金色的八宝番瓜、褐色的糜子窝窝、雪白的凉皮、爽口的酸汤面……当琳琅满目的陕西小吃摆在30多位美英优秀华裔青年访华团成员面前时,立刻响起一片惊呼声。
    
    来自英国利物埔大学的谢婉婷忙不迭地拿起相机,东照西照。她说她九年前去过中国的一些城市,但像这么好的农家饭还是第一次吃到。出生在上海,四岁去美国的赵斯海总是一脸深沉,此时也按捺不住好奇,指着糜子窝窝连问:“这是什么?”
    
    得知这是糜子后,他仍锲而不舍地追问,糜子又是什么,它的产地、成分、制作等等,大有他在哈佛大学研究生物化学的认真劲头。
    
    据服务员介绍,陕西小吃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着称。
    
    这些华裔青年都有深厚的“中餐情结”,喜欢吃中国菜,连混血儿安娜、董珍对筷子的使用也十分熟练,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的李小暖甚至说她们家是从来不做西餐的。
    
    最引起轰动的当数饺子宴,美国领队郑良根先生早早就用极富煽动性的介绍,勾起了所有人的胃口,号称“百饺百味、一饺一形”的饺子宴把大家对陕西小吃的热爱推到了极致。
    
    据了解,陕西饺子宴花色繁多,不少以民间传说或历史典故为依托。“宝钏蒸饺”、“八宝蒸饺”、黑米蒸饺等,有的像蝴蝶翩翩,有的酷似雏鸡出壳,有的俨然绿茵白兔……个个赏心悦目,令人既垂涎欲滴,又不忍下箸。
    
    吃精彩的火锅珍珠饺时,服务员一边把盛在盘里的杏仁般大小的饺子投入锅中,一边娓娓道来:碗里一个,是一帆风顺;两个,双喜临门;三个,三六九,往上走;四个,四季发财等等。
    
    2003年美国总统学者奖获得者,同年进入斯坦福大学的王晓生性调皮,他故意发问:“要是一个也没有呢?”。服务员嫣然一笑道:“那就是无忧无虑。”(来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