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毛笔品名有学问
羊毫笔“毫”就是制作笔头的原料。羊毫,一般采用长江下游、太湖沿岸的山羊毛制成的毛笔,其笔性能柔和,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对联、匾额等。 狼毫笔并非大灰狼之毛所制,而是采用黄鼠狼尾巴毛制成,以中国东北产的“关东辽毫”品质最佳。特点是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 紫毫笔取材于色泽乌黑而光亮的野兔毛。紫毫峰嫩而挺拔,挥毫流畅,具有弹性大,书写得力的特点。 兼毫笔是用羊毛与野兔毛或者黄鼠狼毛混合制成的毛笔。性能居于软毫与硬毫之间,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书写流利,宜书写正楷或绘工笔画。 硬毫笔用野兔肩毫和狼毫制成,还有的用鼠须、猪鬃制成笔头。其中以猪鬃、鼠须作的笔最硬。这种笔弹性最强,容易上手,写字锐利刚健,点画易显瘦劲。宜书写小楷和绘国画的线条勾、描等用。 软毫笔是用山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等制作的毛笔。此外,还有用鸡毛制作的鸡毫毛笔,其性质最软,不宜初学者选用。软毫笔柔软圆润,容易濡墨,写的字体比较丰满,故适宜写较大的字和国画的点叶、渲染等用。 七紫三羊笔即紫毫七成,羊毫三成。一般笔尖用紫毫,笔头表面围以羊毫,适合写小楷。其它还有“五紫五羊”、“三紫七羊”等规格。 (摘自《少年文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