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教学中探索
(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郑红 在山手中华学校从事教学工作5年多了,从陌生到渐渐熟悉,这5年来比我在国内从事10年的教学工作所获得的收获要大得多,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作,真正熟知它可能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我也努力地提醒自己尽快缩短这样一段时间以期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说起中文教学,我认为正规的语言教学是一种分解和有序的教学。也就是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一个教师、一门课程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有许多课程、不同年级,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实现的。因此要总结中文的教学成绩,分析学生的情况不能只从一个年级一个班来看,这样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有道理的。“学习语言学的不是一套知识,而是一种技能。”(吕叔湘)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教语言教的不是一套知识,而是一种技能。因此培养技能是语言教学的本质。“精讲多练”作为我校的教学方法中的一项原则已经讲了好多年了,确定讲练比例,理顺讲练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强调精读课是一种实践汉语课,实践性的主要表现是“精讲多练”。我们的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课堂上如何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即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我们还要弄清课堂教学中的“练”究竟应该“练什么”和“怎么练”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操练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学生在操练之后感到确实有所收获;其次应注意操练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另外操练还必须在准确上下功夫,注意及时纠正学生操练中出现的问题,以免产生误导;同时在操练中应该有意识地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毫无目的的操练,纯粹机械性的操练都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了应有的效应;我们提倡有质量的交际性操练,即利用各种手段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比较接近实际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某种交际的需要,并使他们在摸拟交际中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达到交际性操练的目的。 新学期接任了中学二年级的中文课,这个班的中文水平比较均衡,成绩较差的所占比例不大,上课比较容易。但这个班比较活跃,正确引导就会产生正面效果,如果放任的话就会吵成一锅粥。根据这种情况,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以培养学生上好一堂课的习惯: 1、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听课的准备。包括用品的准备、知识的准备、体力的准备、心理的准备。 2、要求学生上课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听老师讲、听同学讲。 3、要求学生上课仔细看。看老师的板书、图示、看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4、要求学生善于想。指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要使学生能跟住教师的思路走。 5、要求学生要敢于问。 6、要求学生要积极说。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因为基本建立了上好一节课的习惯,所以不仅课堂活跃,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