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与经济发展

    
    (菲律宾)颜长城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9年所创办的“小吕宋大清中西学堂”是菲律宾华文教育开始的重要标志。它至今还存在,只不过现改名为中西学院。具有百年历史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可以划分为初创(1899—1924)、发展(1925—1956)、督察(1956—1975)和菲化(1976—现在)这样四个历史时期。
    我们可以感慨地说:菲律宾华文教育的一百年可以说是动荡的一百年。
    菲律宾现有华侨华人总计约一百万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祖籍为闽南。因此,闽南话成为华人社区的通用语言。华人和华侨虽仅占菲律宾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一左右,但在菲律宾经济上却占有重要地位。
    华校自从菲化以后,已属私立学校。各所华校在招收华裔学生的同时,也招收原住民学生。本着对教育的重视,华校的设备和办学经费长期以来皆由华人族群负担。菲律宾华文教育自创立百年来,正是在华人社区热心人士的慷慨资助和积极支持下,才能不断地发展起来。
    菲律宾的私立学校的学杂费都比公立学校高得多,所以一般贫穷家庭的子女就难以进入华校。菲律宾的华人和华侨大多经商。因此,经商收入的好坏,决定了大多数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同样也是华校的基础。”俗话说得好:“水涨船高”。华人社区和家长的经济收入之“水”涨了,华校之“船”也就高了,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经济对教育,特别是对华文教育,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菲律宾的经济繁荣了,华校才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相反,什么时候菲律宾经济萎靡了,华校也必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菲律宾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比索的比值高。那时正是菲律宾华校的黄金时代,学校林立。全菲律宾的华校有166所。那时教师队伍生气勃勃,教学质量很高。可见,经济发达了,教育也就能很快跟上去。
    到了七十年代末,菲律宾经济开始滑坡。一些华校也因经济困难而陷入不稳定状态,甚至被迫停办。经济的恶化,也造成华校教师的薪金偏低。教师们越来越支撑不了那昂贵的房租,跟不上那高涨的物价,只好纷纷改行。因而,各华校的华语教师普遍缺乏,导致了教师的素质下降,进一步影响到华语教学的质量。
    所幸的是,华文教育的式微,华语教师的流失,学生华文水平的下降,终于引起了菲华社会的纷纷关注。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华人社区展开了“挽救华文教育”的大讨论,就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改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到的结论是:虽然华族各界在挽救华文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为何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华语教学没有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加上社会经济疲软、市场萧条,以致于华人社区和学生家长都囊中羞涩,教师的待遇以及福利都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尽管设立这样或那样的奖教金、助学金,毕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教师生活及穷苦学生上学的问题。华校学生被迫转学公校已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对华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虽然华人社区的领导机构——“菲律宾商联总会”每年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带动了许多社团的捐献,还是难以满足目前华校的实际需要。
    如今,菲律宾不仅有南部的亚布匪帮作乱,而且中心城市的绑架和抢劫的案件也接连发生。社会治安的恶化,破坏了商业和环境,寒了投资人的心。许多人的生意一落千丈,导致比索大幅贬值。因为菲律宾的经济是外向型的经济,再加上发展经济还是依靠外国投资。如此治安状况,外国人有可能把大量资金注入菲律宾吗?菲律宾经济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吗?市场萧条,商人经营困难,严重地威胁了华校的发展,也动摇了教师们的敬业精神。
    面对如此艰苦的困境,仍然有我们的华族同胞在坚持不懈地支持着华文教育。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他们都给予了华文教师和华校当局极大的鼓励。我们更应当找出问题关键的所在,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去解决,去跨越。
    “教育与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无论哪一面不锋利,这把剑不但发挥不出最大的功效,而且会事与愿违。经济的好坏固然对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教育的好坏对于经济的发展其影响更加深远。教育不光要为着教育而教育,还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而教育。我们认真地分析了现今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不光要抓好华文的基础教育,也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面作出我们的贡献。比如:培养在不久的将来与中国建立政治、经济、文化频繁往来懂华语的菲律宾人才。
    菲律宾现任总统阿罗约女士已着手力拼经济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特别是注意与中国搞好关系。这是一个太好的时机,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历届的总统,不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力求与中国改善双边关系。阿罗约上任不久,已两次访问中国,不愧被称为“中国的老朋友”。她在与中国联合开发南海、发展农业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阿罗约总统已充分认识到“筑巢引凤”的重要性,她已宣布将放宽欲赴菲律宾投资的中国人的签证。阿罗约总统真诚地说道:“一方面,菲律宾与中国地理相近,两国保持长久的贸易关系,华裔菲人活跃在菲律宾商界,对菲国极为有益;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降低及中国销售管道的改善将激发贸易量的增长。”
    千岛之国物产丰富,除了水果资源,还有矿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等等,都值得利用和开发。除了传统的出口商品早已在中国立足市场,随着中国的“入世”,菲政府决心迈开更大的步伐。菲政府不仅将天然纤维、椰子打进中国市场,还把有关教育和市场经营的专业服务人员打进中国市场。最近,菲国外劳进军中国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无疑,中国的“入世”将为菲律宾经济开辟一条新生之路,有助于菲国尽快地摆脱经济困境。
    我们真诚地希望菲律宾能够富强起来。只有菲律宾再次富强起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才能迎来又一个春天。我们也应该站稳脚跟,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祝愿并坚信,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也能很快地像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兄弟国家一样,华语教学跟中国接轨,才能有效地提高华语教育水平,也才能为世界华文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