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小朋友自己的故事
(澳大利亚)新金山文化学校张玮萍 我喜欢教书,尤其喜欢教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天真中含真诚,稚气中透着可爱,虽然每周只与他们相处一天,可多多少少总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故事。 “我不哭了” 梁晏儒小朋友刚入学的前几周,每次都是抽泣着,一脸无奈地走进教室。碰到课堂练习,便哭着走到我身边:“Idon'tunderstand……”他爸爸告诉我,梁晏儒是在广东话背景的家庭中长大的,普通话一句也听不懂,一上中文课就紧张。 半年过去了。班上又来了一位新同学。每次课上到一半,他便抽泣有声,惹得小朋友们都扭头去看他,好好的教学秩序顿时大受影响。在一节故事课上,我先给小朋友讲了故事《爱哭鼻子的小猫》,接着,我对大家说:“我们班上有一位小朋友,在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也爱哭……”我刚说到这,坐在第一排的梁晏儒就把手高高举起,一直伸到我面前。我问他想说什么,他说:“Teacher,whenIcame,Icried.”我问:“那后来呢?”他把可爱的小眼睛睁得大大的,一本正经地说:“Never.”我说:“梁晏儒,你能听懂老师说的话,真了不起,说明你的中文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很想听你用中文说刚才的话,你会说了,再说给我们听,好吗?”他点点头:“好的。”小孩子也有自尊心,他们大都不愿意当众做没有把握的事。 与此同时,我把那位新同学的座位从第一排换到了最后一排。我想这样他可能会觉得自在一些,放松一些紧张情绪。果不其然,他坐在后面,一整天都没哭,甚至还主动发言,做猜字游戏的时候,显得很快活。下课后,我悄悄问他:“还想哭吗?”他笑着摇摇头:“不哭了。”开始家长和我也都担心孩子坐在老师眼皮底下都不能上课,坐在后面行吗?事实上,我们真的不能以大人的心态来揣摩孩子,有时候会事与愿违的。 “老师,谢谢你……” 周大伟小朋友虽然活泼好动,但我挺喜欢他,因为他特别单纯、率真。有一次,他大概课间玩得太高兴了,一上课就对同桌讲个不停。我用眼神制止,用手势暗示都无济于事,而他却越说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我只好停下讲课对他说:“如果你再这样讲话,我只好请你到教室外面去了。”他马上坐得很端正,并保证说:“我不讲了。”五分钟后,当我回身板书时,他的大嗓门终于忍不住再度响起。我很生气,我已有言在先,不能言而无信。我严肃地看着他:“大伟,你是不是现在就想出去了?”其实,我先前说这话也就是吓唬吓唬他,哪能真的让他出去呢?现在我只得想办法收回成命。他见我盯着他不说话,大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连忙说:“我真的不讲了,我可以不出去吗?”“嗯,如果你能认真听我讲课,还要回答问题,那我就再看你一次。”后半节课,他显得特别认真,甚至还因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而得到表扬。 午间,小朋友纷纷出去吃午饭了,我正忙着整理桌子,忽觉有谁轻轻拉了拉我的衣角,我扭头一看是大伟。“大伟,有事吗?”他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大声说:“老师,谢谢你!”我一时莫名其妙:“干嘛谢我呀?”“谢谢你再看我一次。”说实话,我都差点忘了刚才课上的事了。看着他稚气可掬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他也笑了,转身拿起午饭盒,蹦蹦跳跳地去找小朋友了。我忽然有些感动:孩子的心是最纯朴的,这么小的一件事,他都知道感谢。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有意或无意间是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的。 当小老师 午间休息时分,我正在教室里改作业。我们班的菁菁、丹蕾、嘉诺和嘉维四个女孩儿突然跑了进来。我很惊讶,原来嘉维的声音可以这么响亮。嘉维四岁就上一年级,对于普通话,她听不懂,也不会说,让她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程,真是太难为她了。有时看着她很努力地抄写同桌的作业,我既同情又担心,她哪一天会因“怕学”而“厌学”。 我悄悄观察。只见她们各自从书包里拿出中文书,然后聚到教室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上,轮流扮演老师上中文课。小老师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我听到她们读的正是我当天教的课文。我很想走过去看看她们是怎么模仿我的,更想目睹嘉维当小老师的风采。转念一想,罢了,给孩子们一个轻松自在的空间,让她们去尽情地想象与发挥。也许她们的教师之梦就从这里萌发…… 教师历来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我们为人师者真该感到自豪,不是吗? …… 笔在稿纸上走,心在记忆中游,笑意就会不知不觉地写在脸上。讲述小朋友自己的故事,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永远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