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汉语——访问和待客(一)

    
    一、约会
    访问人之前有个约会,这是各国共同的习惯。中国人访问前约会没有许多西方国家那么严格。礼节性拜访,如喜庆祝贺、灾丧慰问、探望病人、送人远行或探望远行归来的亲友,或者自己远行前向亲友告别等都可以不必约会。来往较多的邻居或同事间拜访也可不必事先约定时间。中国老师去宿舍看望外国留学生也不一定事先约好。下级拜访上级,学生拜访老师,远方亲友来访前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时间,否则,主人会因没有准备或工作计划被打乱而不高兴。
    二、邀请
    中国人邀请客人到家吃饭是以与客人有关的主人的名义发出邀请,除亲朋好友以外,邀请的也常常不是夫妇双方,而是与自己有关的客人,所以中国人赴宴或拜访人时很少带配偶。
    中国人习惯于等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才发出邀请,所以往往比较晚,提前三四天发出邀请是常事,有的只提前出两天。受邀请的人回答也往往比较晚,因为中国人的日程安排没有西方人那么严格,所以怕回答过早临时不能出席对主人不礼貌。中国人应邀吃饭以准时或提前几分钟抵达为礼貌。
    三、不能问客杀鸡
    中国人把请客看成是自谦尊人的敬献。所以邀请语气真诚肯定,只期望对方愉快地接受。例如,常说:“明天晚上请您到家吃顿便饭,请一定赏光(不要推辞)。”客人也本着自谦尊人的态度表示经受不起主人的盛情邀请,因此往往表示推辞,如常说:“谢谢,别费事了。”甚至还会说:“您的情我领了,千万不要破费。”即使到最后接受邀请时也要客气地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主人对客人也只是献吃献喝,不问客人“你想喝茶还是喝咖啡?”或“你喜欢吃什么菜?”因为那就意味着“问客杀鸡”。礼貌的客人在主人献茶时也总爱说:“不喝不喝。”中国人在酒席桌上也是重吃不重谈,主人不断给客人添饭加菜,劝吃劝喝,客人也不断谦让和推辞。中国主人是不会要客人自带饭菜(potluck)的。
    (摘自《学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