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漫步——哈萨克族

    
    中国的哈萨克族现有人口90多万,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以及甘肃省内。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哈萨克”这一名称,最初见于15世纪中叶,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些游牧部落的集合体,操突厥语。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以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他们制作的马奶酒是名贵的饮料。
    哈萨克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11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
    哈萨克人性情直爽、诚恳、热情、好客。青年男女都精于骑术,男子喜欢摔跤、刁羊。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刁羊”等群众性的民间文体活动都是骑马进行。哈萨克族民间流行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阿肯”是民间诗歌的传播者和演唱者。哈萨克族的牧民衣服大多用牲畜皮毛制成。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丰富多采,妇女制作毡房,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不少男子会制作木器、铁器和骨器。哈萨克族爱好音乐,能歌善舞,著名的民间乐器有“冬不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