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各具特色的名人自题联
三国时诸葛亮的自题联是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表现了作者喜淡泊、好宁静,而不失大志的崇高精神境界。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写了一副对联,以激励自己要知难而进: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其第五回里写了一副用以处世的自题联: 时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代蒲松龄四次科举应试均落第。他志存高远,立志要写一部“孤愤之书”,便在压纸的铜尺上镌刻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以此联自警,终于写成了一部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自题联是: 直上青云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表现了他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鸿鹄之志。 教育家陶行知的自题联是: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 表现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知行结合”,质疑问难的教育新思想和治学新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