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前班中开展中文教学
(澳大利亚)新金山文化学校 岳岚 我们华人向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近年来我校的学前班越办越兴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好现象。但是由于我们孩子周围的中文语言环境差,许多孩子刚入学时连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起来”等都听不懂。因此,如何在学前班中开展中文教学,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故事、儿歌、游戏,提高孩子学习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利器,培养孩子学中文的兴趣是开展中文教学的基础。孩子最喜欢听故事,念儿歌。针对这一特点,我选择了一些情节性强,语言简单,对话重复的故事,如:《拔萝卜》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猫、小老鼠等重复说“拔呀拔,拔不动”,“快来帮忙拔萝卜”。故事讲完,小朋友基本上都能掌握这两句对话了。 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幼儿兴趣的手段。在复习我们学过的生字和数字的过程中,我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让传到的孩子摸一张卡片说出上面的汉字或数字。我还让幼儿做“奇妙的口袋”的游戏,让他们用手摸来分辨各种几何图形。这样孩子在轻松愉快,自觉自愿中学到了知识。 二、正面教育,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是很重要的。其实很多我们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他们是花了很大的劲儿了。所以对孩子的每一点努力,每一点进步,我都予以鼓励。如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要完成抄写整页的生字是很不容易的,对这些孩子,哪怕他们只写了几个,几行,我都把写得好的圈出来,第二次比第一次写得多了,就给个五角星,这样慢慢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习惯,同时也给予他们自信心。同样的,孩子刚来时哭的,不哭了就给以鼓励,不要父母陪了也给以鼓励。在这种爱与鼓励的氛围中,更有利于教与学。 三、因材施教,注意孩子个性的发展 我们班的孩子年龄差别较大,语言发展的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同一教学内容,我对每一个孩子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同一首儿歌,对语言程度好的孩子,我要求他们能理解儿歌,背诵整首儿歌,正确地发平翘舌音和后鼻音,而对语言程度不太好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用普通话跟念。为了能让孩子大胆在众人面前讲话,每次图画手工课后我都要求他们上来描述他们所做或所画的内容。开始时许多小朋友不愿讲或只讲一句话,现在大家都争着讲。一次画花的课中,我班的何毅仁小朋友讲出了他画的牵牛花、月季花、一串红等许多种花卉的名称。许多平时不愿意开口的小朋友也能大胆地上来讲,如在一次手工课做鲸鱼时,赵家锐小朋友描述了他的鲸鱼饿了,在找东西吃。还有的小朋友描述了鲸鱼一家在做游戏。一张看似平凡的画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利用童谣,创造语言环境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我就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旋律优美,语言生动的童谣,慢慢地有些孩子能跟着录音唱上几句。但毕竟我们接触中文的时间太少了,希望家长们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条件。 以上是我在教学前班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的老师家长来探讨这个问题,为我们的孩子学中文,也为我们孩子的成长尽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