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兴奋点”——记一次作文课

    
    对在海外学中文的孩子来说,在听、说、读、写中,写是最难的一步。他们常常把写作文当成最让人头疼的负担。究其原因,是没有激活点。要让孩子愿意写作文,首先要让他们有表达的愿望。
    
    刚好我接课时,三年级教材第一课是《乌鸦喝水》,孩子们很喜欢听口渴极了的小乌鸦在瓶口又窄、瓶中的水又浅的情况下想出聪明的办法终于喝到水的故事。我注意到孩子们学课文时的活跃气氛,便趁机引导他们讲一讲身边和小动物有关的事,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七嘴八舌地参与了进来。他们对小动物的细微观察和想象力,很有创意。
    
    我趁热打铁,让他们自己命题,把自己的一段故事或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先用拼音,最后教他们查字典解决。以往写日记或写信之类的作文,拖好长时间也交不上来,这次他们几乎出口成章,一个下午就完成了,有的作文最后还抖落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包袱”,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深深地为孩子们幽默、纯朴的文字而感动。看来在让孩子们练习写作文时,老师要仔细观察、琢磨,捕捉到孩子们的“兴奋点”,再因势利导,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荷兰张丽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