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织女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这一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常常会聚在户外,一边乘凉,一边抬头仰望晴朗的夜空。夜空中,大大小小的星星也格外清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充满了神话色彩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了。关于他们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传说很早以前,山里住着户人家,老人们都死了,家里剩下了兄弟俩。老大娶了媳妇,这媳妇心眼不好,老想独霸老人留下的家业。她找了个借口,要和老二分家。老二是个有骨气的人,就说:“分家可以,我什么也不要,只要父母留下的那条老黄牛!”嫂嫂听了很高兴。于是,第二天,老二就赶着牛离开了家。
    走到一座山下,天色已经很晚了。老二想,干脆就住在这吧!他砍了好多树枝,在山坡搭了个棚子,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了户,他就和老黄牛相依为命,靠种地养活自己,大家就叫他“牛郎”。
    一天夜里老黄牛死了。老黄牛死后,给牛郎托了个梦,梦里对牛郎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子剥下来,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个闺女,那天他们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妇。你千万别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
    牛郎醒来见老黄牛死了,十分伤心,按照梦里的嘱托剥下牛皮,把牛的尸体掩埋起来。
    到了七月初七,牛郎按照老黄牛的交代来到天河边,果然看见七仙女们来沐浴。他抓起绿色的衣服,一口气跑回家。那个绿衣的仙女也跟着追到了他家。绿衣仙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三个女儿,她看到牛郎虽然家里很贫困,却心地很好,也很勤劳,就决定留下来和他一起生活。她织布的技术很好,每天就织布,大家都叫她“织女”。牛郎和织女一个种地,一个织布,过起了幸福的生活。几年后,他们还有了一对儿女。
    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气愤,就趁牛郎不在把织女抓走了。牛郎回家不见了妻子,就知道是王母娘娘来过了。他立刻把两个儿女装进篮筐,挑上担子,披上牛皮追上天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回身,用头上的簪子在身后一划,划出一条大河,牛郎和孩子怎么也过不去了。一家人隔着天河痛哭流涕。
    王母娘娘看到这种场面,心也软了,就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据说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衔来树枝,帮他们在天河上搭一座桥,牛郎和织女就在“鹊桥”上相会。
    “七夕节”就是这么来的。现在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民间女孩还保留着在“七夕”那天祭花神“乞巧”的习俗,希望天神能够让她们找到如意郎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