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汉语托福”考试加繁体字试卷
本报讯: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去年在纽约正式设立考点,并将在定于今年11月1日举行的年度考试中增加繁体字考卷。虽然这一作法似乎与中国推广简体字的政策有些矛盾,但业界人士认为,它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有“汉语托福”之称的HSK在海外的知名度。 长期以来,简体字与繁体字一直是现代汉语规范论争的焦点之一,而简、繁共存也是汉语使用时的现实:在中文学校里,大陆人办的大多教简体字,港台同胞办的则多数教授繁体字;华文报纸、中文商标、中文广告等也都繁、简混杂,读者则各取所需。多年从事汉语教学的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系的何文潮教授就要求他的学生“简繁都得会读”。而大部分学习中文的人都只学其中的一种。由于没有繁体字试卷,一些学繁体字的人无法报考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 关于是否使用繁体字试卷的争论在中国国内也已经有多年的争论,直到今年,中国有关部门才“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批准在海外增加繁体字试卷。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人士认为,此举将使“汉语托福”考试适应更多学汉语的人士,提升“汉语托福”在海外的知名度。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托福”考试最早是为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设立的,后来推广到海外,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汉语水平考试,每年有数万人在中国国内以及世界27个国家的100多个考点参加考试。1998年,HSK考试在密歇根大学设立了美国的第一个考点,随后是休斯顿,去年是纽约,今年又在佛罗里达和佐治亚州新设了3个考点,使全美的HSK考点增加到6个。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颁发的不同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不仅可以作为进入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的汉语水平证明,而且也被很多的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用作衡量员工汉语水平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