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过中秋的风俗时尚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也流传下来很多有趣的风俗习惯。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古人在中秋节那天的一些活动,现在这些活动有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有的还在流行,可是在古代都是时髦青年的时尚呢。 吃月饼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现在吃月饼仍然是中国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观潮从古至今,观潮都是每年江浙一带居民的盛事。因为潮水的涨落和月亮的圆缺有关,每到中秋前后,著名的钱塘江就会发生大规模涨潮现象,潮水一排排向岸边涌动,就像千军万马奔腾呼啸而来。 燃灯在中秋之夜,月亮升起之时,古人通常点燃灯笼里的蜡烛,以助月色。他们把灯笼系在高高的竹竿上、屋檐上、露台上,俗称“树中秋”、“竖中秋”。那时,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灯火交相辉映,好看极了。 玩兔爷我们以前介绍过关于兔爷的传说。古代宫廷把月宫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来祭拜,而在旧北京一带的民俗中,兔爷实际上已经成为孩童们中秋节最令人盼望的玩具礼物了。 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共好的一个活动。古时富人一般在家里搭起彩楼赏月;喜欢游玩的人就带上食物,有的来到山上,有的泛舟水上;那些文人雅士则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吟诗作画。 熬夜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就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来祈求长寿。为了在漫漫长夜中不会感到疲乏,他们想出各种游戏,有的人家还请来戏班为自己表演。 吃鸭子云南仡佬族讲究在中秋这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在这天卖得特别好。 吃田螺民间认为,中秋前后的田螺有明目的功效。科学证明田螺中所含的维生素A是视色素的重要物质。中秋前后的田螺正是空怀的时期,肉质特别鲜美。因此在古代南方,特别是广州一带,中秋炒田螺已成为一道诱人的美味。 吃芋头清朝乾隆时期的《潮州府志》里说:中秋剥芋头的皮,也叫剥鬼皮,是中秋的食趣之一。古人用这个举动来寓意辟邪消灾、不信邪。 饮桂花酒关于月亮上有桂花树的说法,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已经流行了。屈原《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的诗句。直到今天,人们在中秋节走亲访友时还不忘带上两瓶“桂花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