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华文学院50周年院庆系列报道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50周年院庆系列报道: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创办于1953年,选址广州石牌(即今天的暨南大学校本部)。时值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移民海外的侨胞子弟纷纷下定决心抛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重返祖国,积极加入到祖国建设中,在短短的几年内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回国升学热潮”,当时的中侨委为了切实帮助侨生实现回国升学之梦,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创办了多所补校,广州补校就是其中一所。1965年,暨南大学复办,补校迁址天河瘦狗岭(即今天暨大华文学院)。1969年补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2年增办广州中国语言文化学校。1993年并入暨南大学,更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学院现已形成对外汉语系、应用语言学系、函授部、预科部和华文教育研究所等5个相互配合的系级教学与研究部门,设有设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院校之一,也是全国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点和资格证书考试点、对外汉语教学普通话测试点,同时,还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高级考点之一。迄今,华文学院已建成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华文教育基地,成为华南地区办学规模大、层次多、水平高和条件好的一所知名的语言学院。1993年至2003年7月,学院共培养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名学子。其中,留学生6374人、港澳台侨预科学生3623人、内招预科学生449人、成人预科学生3682人、专科生、函授生3682人、本科生790人以及研究生(包括在读)86人。现在校学生总数为1779人,其中,留学生460人,港澳台侨学生1103人,本科生156人,研究生6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