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语音教学应与汉字教学、会话教学相结合

    
    北京华文学院 王亚西
    
    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生来说,“语音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杨寄洲《汉语教程》前言)。如果他们的语音基础打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的学生可能就是语音阶段没有过关而产生对汉语的畏难情绪,学不下去了,结果半途而废,从此与汉语无缘。同时,语音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非常脆弱,有的学生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学习汉语的,一旦遇到难关就可能打退堂鼓。由此可见,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需同时进行汉字教学
    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这是因为汉语的语音不负载语义信息,负载语义信息的可视载体是汉字。根据语言教学“可懂性输入”的原则,进行语音教学就不能不同时进行汉字教学。有的教材或有的教学单位在语音阶段主张完全不出现汉字,只教拼音和会话,这当然也是一种教学路子,但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教学路子,短期速成的教学还可以采用,而正规的课堂教学一般都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如果在初级的语音教学阶段不同时进行汉字教学,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正规的课堂教学,到了一定阶段,教材中的课文和练习等将全部以汉字的面貌出现,如果一开始不让学生做好“学习汉语必须学习汉字”的心理准备,不认真打好汉字基础,会使很多学生在汉字面前望而却步,会因为他们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困难,使教与学都无法进行下去。到那时再补汉字的课就来不及了。另外,孤立的语音教学是十分枯燥的,与汉字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也会增强他们对汉语语音的新鲜感和学习积极性。
    2.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还需同时进行会话教学
    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不仅要与汉字教学相结合,而且还要与简单的会话教学相结合。为什么语音教学还要结合会话教学呢?这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呢?我们都知道,一个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生,他在开始阶段的兴奋点既不是语音也不是汉字而是会话,这是他们初学汉语时最普遍的心理要求,特别是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即使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也必须与中国人进行口头交际。只有学会会话他们才能比较顺利地在中国生活,也才有成就感。我们一方面强调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我们也认为,汉字教学同样不能孤立进行。汉字当然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负载着汉语全部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但是一个个汉字的确切意义只有在它们组成词组和句子之后才能获得。词组和句子规定着一个汉字的意义,或者说,只有进入句子,一个个汉字才能获得其字义(词义)的唯一性。所以,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仅仅与汉字教学相结合还不够,还需将汉字放在更大的语境即词组和句子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汉语和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既不能孤立地教语音,也不能孤立地教汉字,而必须把语音教学和汉字教学结合起来,进而把语音教学、汉字教学与会话教学结合起来。历来的教材编写都考虑到了这诸多方面的因素,教材的编写者们为了这个结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当然在不同的教材中会有不同的体现,同时也会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站在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并注意弥补教材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