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中文双语并进
一些家长认为既然要孩子学中文,那就不能允许孩子在家里讲英文,因而孩子一旦在家里讲英文就受到训斥。也有的家长认为反正已经尽了义务,送孩子去了中文学校,孩子中文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在家里对孩子没有任何的鼓励和要求,结果孩子在家里也没有使用中文的愿望和动机。还有一些家长,自身的英文程度有限,平时虽能勉强用英文和孩子交流,但是碰到孩子做错了事,便不得已只能用中文跟孩子发脾气。 学中文并不意味着要孩子摒弃英文,相反,双语的孩子应该对英文更敏感,把英文掌握得更好。我们的孩子注定是要成为讲双语,了解双重文化的人。爱孩子,就要理解他的全部,包括他对英文的需要和热爱,包括他与中文并行的(或者是与中文结合的)英文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语言和人的自我意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拒绝一个人的语言就如同拒绝这个人本身。要鼓励孩子讲中文,但不能强迫。要求孩子学中文的初衷是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但是如果因为逼迫孩子讲中文而伤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那不是鸡飞蛋打了吗? 语言不仅属于认知的范畴,也是感情的和社会的。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没有每星期两小时中文课以外的对中文的接触,孩子学不好中文就不足为奇。再说,没有了真正使用中文的愿望,在中文学校课内的学习也变成了负担。再加上中文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教材不理想、教师缺乏专业训练、学制尚未与K-12(美国的幼儿园到12年级)接轨等等,使得很多孩子对学中文产生抵触情绪。更有甚者,如果家长还有意或无意地把中文和负面的感情表达联系起来,那我们就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中文了。 路然从21个月开始去全时日托,周一到周五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刚去时他是托儿所里唯一的华裔孩子。在此以前他在家里主要听到的是中文。因为他去托儿所的时候恰恰是他口语词汇量猛增之际,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讲比较平衡的双语。他爱讲话,托儿所的老师说,路然讲话停不住,将来一定会写一本8000页的小说!回到家里他也常讲英文,我们也不阻止,但是我们常把他用英文讲的话再用中文说给他听。我们时常也用英文和他对答,让他感觉到他和我们在语言、感情、思维上没有什么隔阂。更重要的是,我们用中文不但谈穿衣吃饭等琐事,也谈严肃的观点、看法和感情;用中文不但表示失望、难过、生气、权威,也更多地表达爱、喜欢、感激、尊敬。久而久之,路然对中文的态度就非常积极,他以自己会说中文为荣,他会告诉所有的人他会说中文,还鼓励别人说中文!4岁生日以前路然第一次去了中国,在那里他全部讲中文,一个英文字也不说,让我们非常自豪。我们希望中文能继续成为路然和我们亲近的一个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