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字与直排
现行的菲律宾华文报纸大多数是以“直排左书”为主的,即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看上去显得“古色古香”。我们知道,最初古人还没有发明笔墨,写字是用刀刻或烙铁烫在竹简或木简上的,所以,对占人口大多数的“右撇子”来说,如果左手持简而横着从左刻(烫)到右的话,很容易伤到手。而如果把简片竖起来,手持着下端,从上往下刻,则要安全得多了。每当刻(烫)完一片简,把它串到绳子上,向右靠齐,就形成了中文的“直排左书”。在菲华社会流行的闽南语有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它把普通话中的“书”字叫做“册”,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直排左书”是汉字书写的传统,然而,它却是不符合人类阅读的生理习惯的。据研究,人类眼球左右转动的速度,明显地比上下转动来得快。所以,如果书上的文字是横排、由左向右书写的,即所谓“横排右书”,那么读者的阅读速度将毫无疑问地比“直排左书”快得多,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一目十行”的程度。而如果以右腕为支点,向右横写也显然要比向下直写要快捷、舒服得多了。鉴于此,在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出版物文字都是“横排右书”的,除非为了特殊的版面需要才采用“直排左书”的方式。其实,对于身处菲律宾这个炎热国家的人们来说,“直排左书”还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在书写的时候,右手的汗容易把字迹弄模糊。 因此,在提倡使用简化字、书写规范的简化字的同时,笔者也提倡华社采用“横排右书”的方式,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果它们都能付诸实施,那么菲律宾的华人在学习、阅读和书写汉字时的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慕存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