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简体字《中华青年报》创刊
李景江 简体字的《中华青年报》于2004年5月6日在泰国创刊了。 众所周知,泰华社会的新闻媒体各类出版物都是繁体字。若出版简体字刊物会招来许多麻烦。一是得不到社会承认,卖不出去;二是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过去的华文教育教授的都是繁体字,简体字不被认可。能读书看报的老一代华侨、华人都只识繁体字,况且过去的文化政策也不支持简体字的实施,因此各类华文报刊都是繁体字。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今天由于中国社会开放,经济繁荣,各国来华的留学生与日俱增,经贸往来不断。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泰国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泰国进一步掀起了华文热。随着泰国来华的留学生和中国各类大学在泰国讲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推广使用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受到泰国青少年的欢迎,并被他们接受和认同。特别是诗琳通公主殿下多次访华及在北大留学,她为中华文化的介绍与宣传,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影响了政府的华教政策。有识之士为顺应新的历史情况,创刊了简体字报刊《中华青年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泰国新生代学习的都是简体字,简体字的优越性如快捷简便、好写好记自不必说,人们要了解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研究中国经济社会问题必须要阅读大量的当代书报资料,而这些新闻大多都是用简体字出版的,所以学习、推广简体字势在必行。 再者,简体字已是联合国正式使用的中国文字,和汉语拼音一样是合法的应用语言符号。世界各国也在不断地使用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在这种新形势下,泰华社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十分关注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学习和应用。 泰国的青年一代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在中国留过学,是泰中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使者,也是中泰友好的使者。他们热切地盼望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园地,这就是《中华青年报》诞生的缘由。 《中华青年报》就是由几个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人经过长期酝酿,艰苦奋斗,反复调查论证后创刊的。该报由资深记者出身的韩宗渭任执行总编,北大学子李仁良、泰华明星彭亨义任编辑人员。初创缺少资金,缺少人手,但得到了开明人士和社会贤达的大力支持,如中华日报董事长胡娟、社长陈正东等。同时也得到泰国各大专院校和中国在泰的教授们的有力帮助。 《中华青年报》为青年服务,以宣传中华文化为己任,开辟了“历史与文化”、“教与学”、“时尚与潮流”、“学唱中文歌”、“影视欣赏”、“明星专访”等栏目。 《中华青年报》每月6日出版,今后随形势发展,可能改为半月刊。从创刊号看,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版面活泼新颖,反映时代面貌,反映现实生活,可读性强,是青年喜闻乐见的一份好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