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教中文的体会

    
    赖林东 潘晓娟 蒲菲娜
    
    作为汉语教学志愿者,带着使命,背负嘱托,我们来到了菲律宾侨中学院。由于我们教授的学生都是以菲语或英语为第一语言,华语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难懂,从而使学习或教授华语,都变得困难重重。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并努力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使之得以丰富和发展。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教学体会。
    第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将最丰富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口表达,操练华语。孩子没有学习华语的社会、家庭环境,他们与华语亲密接触的时间仅是课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钟,那么教师充分安排好课堂时间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尽可能把更多的说的机会让给孩子,这一点是我们在教学上非常注重的。不管课前课后,我们都尽量捕捉他们的兴趣点,用华语与他们交谈,或让他们自己表达当天的所见所闻,让学习变成孩子自觉的行为。学生只要开口表达,老师都用实物或言语对他们表示肯定和鼓励。孩子在表达过程中,体会到了交流的乐趣,学习便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满足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首要需求,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充分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性环节和实践性环节。既充分发表学生获取教材相应知识的能力、科学思维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的授课过程,我们努力把它变成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的过程。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的世界原来是如此异彩纷呈,只要我们一触发他们的想象,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答案立即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们经常不设定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予以肯定。
    第三,坚持连点成线,学以致用原则。学习过的知识点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单纯的知识点形不成能力,更不能在实践中形成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把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把学过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表达运用。例如,在课文中我们学习过这样一句话:车夫驾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在让孩子描述实际生活情景时便可以引导他们把学过的这个句子用上。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我们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只有找到课文与实际的结合点,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一点上,我们始终坚持不懈。不断扩充学生词汇量及运用其表达的能力,日积月累,孩子的华语能力也就得以不断提高。
    第四,坚持课堂教学直接使用目的语,尽量少用媒介语。持之以恒,孩子听说的能力也就获得很大的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们班上大部分的学生已能用华语与我们交流,尤其令我们高兴和感动的是,有些学生对华语产生了兴趣,在与我们交流的过程中,碰到新的词语,他们马上用笔记下来,有意识地在交流中学习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