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抢着说华语

    
    让学生们上华文课时“互赠格言”,一个接一个,一堂课就变得热闹有趣。这是中国语文教育专家陈文高日前给新加坡华文教师的建议。他认为,华文教学过去重视阅读和写作,过于片面,其实教师也应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陈文高指出,人们在生活中要运用到口头表达的机会和职业很多。他说:“研究显示,88.5%的职业都要用口头表达。”
    至于训练手法,有的教师讲话时身子摇一摇、有的人手不知该往哪里摆。其实,说话的仪态是口头表达特有的要求,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一个人神态自若,有助于促使他思维敏捷。
    “一句话的答问”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教师应在这方面给学生培训,让他们经过“听、思、说”的过程,做到在几秒钟内回答得准确、完整而简洁。接受了一句话答问的培训后,就要教学生说好一段话。他们一段一段连接起来就是一整篇,要说好一篇文章也不难了。不过,教师要先叫学生开口,才能启发和引导他们。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是口头表达的关键。教师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比如谈到新加坡乒乓选手李佳薇,学生们就有很多话要讲。
    教师也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争着说话”,比如进行“互赠格言接力”活动。全班每个人都要准备一句格言,送给一个同学,收到的同学表达他收到格言的感想,再任选一个同学赠送格言。作文对学生们来说很熟悉,但这都是书面的。建议让学生尝试“口头作文”,给他们5到10分钟准备,协助他们培训思维的灵敏性、活跃性和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