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意思是把眼睛擦亮,重新打量眼前的人物。特别是当别人有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进步时,我们就用这个词来夸奖他。 “刮目相看”出自三国东吴军师鲁肃之口。东吴大将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他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于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越读越起劲。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议: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 鲁肃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到时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战略应该早定,决不能仓促从事啊!”并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非常折服,并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后来这个成语就固定下来,成为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如:“小明最近学习进步很快,真是应该‘刮目相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