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教学中“电教”手段的作用

    
    在语言教学中“电教”手段的作用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在语言教学中,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已成为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言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
    
    一、运用投影、音乐等多媒体创设情景,调动幼儿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在语言教学中,运用投影、音乐创设情境,用于组织教学,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语言游戏“谁来了”,在教学时放有关小动物走路、模仿叫声的音乐,设计提问“是谁来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能很快地说出动物名称,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活动起来。再启发幼儿“小动物是怎样来的?”引导幼儿正确学说并运用“游”、“跑”、“跳”等动词,幼儿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很快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幼儿的注意力随事物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新颖、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事物,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故事“狐狸和兔子”的教学中,根据故事内容精心设计,利用录像、幻灯片的动静组合,层层衔接、巧妙过渡,形态逼真地突出狐狸的狡猾、专横又无视正义的本性。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看到狐狸被勇敢的公鸡吓得发抖,最后被公鸡用镰刀砍死而感到由衷地高兴,都积极大胆地描述故事情节,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电视、录像创设情境,突破时空限制,开阔幼儿视野,发挥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
    
    诗歌、散文以其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美育功能。如何使幼儿在“视”中感受音韵美,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录像、录音、电视、投影等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声音、色彩、动感等特点成为实现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的最佳教育过程和手段。如欣赏诗“春天的秘密”,诗歌意境优美、朗朗上口,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播放有关春天景色的录像片,以其多彩绚丽的画面,配有诗歌录音,融声、色、图为一体,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把幼儿引入了一个洋溢着春天气息的优美情境中: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流着,柔软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荡,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捉害虫……幼儿仿佛溶入大自然的怀抱,真切地感受到春天来了,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产生美的愉悦感,激发了幼儿喜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取得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再现情景,突破教学难点。
    
    从幼儿的认知过程看,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电教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在幼儿语言教学中为突破故事的重点和难点,深化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主要是通过故事巩固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借助电教手段的再现性,可不受实物实地观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幼儿接受得快,达到了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总之,在语言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电教手段,能达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分析思维能力等目的,从而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