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觅接班人
泰华作家协会,是最具盛名的文艺组织,老文友相继重再执笔,出版了很多文艺集本,使得式微的中文再度复苏。 自1985年至今16年中,老文友一共归仙55人,而新加入的年轻人则不及10人。生老病死虽是常事,但老文友的相继归西,真是文艺人才之大损失。 幸好今日中国强盛,中文得以复活。教中文者四处林立,但是是否有耐心学成,还需假以时日,因为方块字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成的。所以谁有速成之课本及教法,应公诸于世,使中文能真正地复活。20世纪50年代的华校,每周有六个钟点的中文授课时间,读了四年小学,有七成学生能写作文,写得好的只有两成,但也还不能成为文艺版的作者。 要造就文艺高超的接班人谈何容易。照现在之教学法,10年内能造就多少文艺人才尚未可知。 但现有前往祖国大陆就读归来的大学生,单是在北京华文学院就读过的就有六七百人之众,将来定能成为理想的文艺接班人。本地的东方文化书院,有学生三千多人,也是一支可观的生力军。要使他们成为写作人,各家报馆和书刊应该有文艺新军之园地,给他们用武之地。谁个写得好,再向侨社富贾求嘉奖之资,给以奖励,才能引起写作热。学生与平常人之作文比赛应有区别,不是学生者不得参加学生组之征文比赛,但学生有权参加任何方式的文艺比赛,每年最少要有一次。倘能如此,必会引起写作热,以免青黄不接之忧。 另一必行之路,就是中文要统一,要与大陆同。那便是全泰应推行简化字课本,以免简繁问题存在,增加麻烦。虽然有的字简的离谱,也应先用之,日后总会越改越精,我们不能永远守古不变啊!英文已是世界文字,人人喜读。中文在此间还不能普及应用。故此简化字虽失字形本意之美,但为了后一代能学好中文,繁体字爱好者也应割爱,同心协力以求打开我中文易学易写的方便之门,使我们的后代对中文产生喜爱之心,使文艺人才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