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我的教学动力
如何使在北美生长的下一代不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祖国文字,并具备母语会话能力,是所有海外父母都十分关心的事,也常常感到无奈。学生们每周仅上两个小时的中文课,因此我们所有教师、家长都要有爱心、耐心,要对孩子们负责。 我在温哥华北京中文学校三年级任教,爱心是引导我鼓励我教学的动力。我这个班里的学生,年龄大多数在十岁左右,正是爱说爱动,最可爱的年龄段。他们有许多联想和好奇心,例如在学《秋天的果园》一课时,他们对水果的名称很感兴趣。除了课文给的水果种类以外,还想知道更多水果的名称。当我说出另外一些水果名称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就想到黑板上写出这些汉字。但我又看到另外一些同学兴奋的面孔不见了,我明白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写出这些水果的名称。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到黑板前画这些水果,这样全班欢乐的气氛又呈现出来了。 耐心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在海外教学,学生的中文基础、年龄、兴趣、接受能力不同,这样就需要我们从汉语拼音入手,纠正他们的发音,用组词和造句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生字,反复讲解课文,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鼓励或表扬的同时,我还适当补充一些反义词、部首偏旁、绕口令、听力练习及游戏,使他们完全明白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总之,在海外教中文,不仅是为华人子女以及爱好中国文化的人士提供一个良好学习机会,同时也是对教师和家长爱心及耐心的一场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