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诗——答钟弱翁(宋 牧童)
简体 繁体 草铺横野六七里,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笛弄晩風三四聲。 归来饱饭黄昏后,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脱蓑衣卧月明。 不脫蓑衣臥月明。 【注释】 1. 弄:相合。 2. 蓑衣: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译文】 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作者】 牧童。据说,钟弱翁和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钟弱翁于是指着牧童对道士说:“您能对此情景赋诗吗?”道士笑着说:“这孩子也能作诗,哪里用得着我呢?”他们就让牧童作诗。牧童拿起笔来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