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

2005年7月25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盛夏的北京,迎来了世界汉语大会的隆重召开,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官员和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朋友们。这次大会是世界汉语教学界乃至中外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既是向世界展现汉语魅力的好机会,也是向世界各地人民学习的好机会。我们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这种需求已经从学术和教学领域走到民间及政府层面,成为一种学习汉语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世界汉语大会正是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需要而召开的,目的是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繁荣和发展世界汉语教学,推动汉语文化的广泛传播,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
    
    “汉语热”表明,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期越来越好。历史表明,语言作为国际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地位不是固有的,而是由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推动汉语的实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不断提升。作为汉语的母语国,中国有义务、有责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提供各种优质的语言文化教学资源,帮助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
    
    此次世界汉语大会的主题是“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就是把推广汉语作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多样性对人类而言,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一样必不可少。越是经济全球化,越要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
    
    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汉代大学者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汉字正是诗的语言,画的文字。它的音分四声、律有平仄的特征,使汉语诗文读起来一唱三叹;它的象形表意、亲和自然的优势,能把书家的胸中山水化为纸上烟云。研究还表明,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汉语,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要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就要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大会,将推动汉语进一步推广和传播,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把中国人民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传递到世界。(来源/人民日报)
    

 

 
·孔子学院连锁开店:全球打造文化驰名商标 (7-25)
·新加坡华文教改后提供更多华文学习机会 (7-25)
·大马董总新领导层表示将大力推动华教工作 (7-25)
·大马教总主席吁华社团结一致护华教权益 (7-25)
·日本同源中文学校秋季起改用新教材 (7-25)
更多...
 
·中国将从四方面大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大会开幕 李长春会见各国代表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海外2500余所大学3000多万人学汉语 
·美国中文教育热持续升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