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热带来的启示
世界汉语大会日前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史上的一次盛会,也是世界汉语教学界乃至中外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正在世界兴起的汉语热不仅象征着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更表明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期越来越好。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与民族的兴盛紧密相联。历史证明,任何一种语言作为国际交流工具的地位,决不是天生的,而是由该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世人对该语言未来预期所决定的。 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 在全球化的发展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中文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学好中文,就掌握与13亿中国人友好交流的工具,拥有进入广阔市场大门的钥匙。据国家对外汉语办公室透露,除中国人外,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已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的2300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 面对中国提供的巨大商机,较高的汉语水平,正成为跨国公司职场竞争的一大优势。据悉,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有十多万名外籍高层主管,汉语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业绩和发展。去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500万人次,精通汉语的海外导游,必然倍受青睐。 与经济突飞猛进相伴随,中国在国际上正日益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人们愿意更多地聆听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多海外人士通过学习汉语、使用汉语了解中国,并与中国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给全球推广汉语教学带来良机,但同时也带来挑战。对于汉语的推广,其实我们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在某些方面仍准备不足,如:对汉语的宣传力度略显薄弱,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有待加深和拓展,教材建设也应进一步加强。 随着对外开放,中国对英语的推广下了很大的功夫。相对于国人对英语的重视,作为母语的汉语反而显得落寞,似乎已沦为第二阶级语言,以致有人喊出“保卫汉语”的口号。新近在上海举办的英语小说翻译大赛,非常重视外语学习的上海人表现平平,而被新加坡选手夺得冠军。评委认为中国选手的失利并非在外语,而在汉语水平不够。有参赛者虽读懂了英语原文,但因为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表达,或词不达意,不切语境;或过于华丽,结果自然要落败。 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要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就要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要让汉语不但负起交流的责任,还担负起保护和传承文化多样性的责任。(来源/澳门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