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珍爱汉语 学好汉语

2005年8月16日

    
    7月下旬北京召开了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报纸和电视都用镜头把老外捧着“孔子学院”牌匾的骄傲笑容与虔诚神情进行了传播。会上还透露出另一信息,全世界约有3000万老外学汉语,这令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备感自豪。可在自豪的同时,又为许多国人特别是一些什么“精英”用大量“散装英语”把好端端的汉语肢解得支离破碎而遗憾。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约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总的体系属于表意文字,只看字就能多少领会点意思,不像英语等表音文字那么工具性。汉字造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把汉字造字的奥妙揭示得惟妙惟肖,“木”是象形字,表示树,“木”上加一横为“末”
    
    是树梢,木下加一横为“本”是树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指事与会意间便表现清楚;会不会读音暂时没关系,意思明白就行。汉语多音多义字的情趣最让老外茫然,花钱的“花”是动词,花朵的“花”是名词,花脸的“花”是形容词,一个字有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
    
    许多孩子启蒙就背诵唐诗宋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朋友们既不会写也不懂含意,但流利地背诵下来一点问题也没有,孩子在美好的母语境界和本土的人文精神氛围里健康成长,爱国爱家爱人爱自然在启蒙教育里播种、生长。
    
    时髦的短信问候已成为大众消费,但转发几回后便没了记忆,更没人愿意珍存,为什么呢?就是那些看起来情真意切的短信并非“原创”,而是从写手那里购来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如果真是关心朋友,便会用维系友情的元素编织真挚的话语,对方自然能感受到。可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还美其名曰“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实际上是汉语词汇太贫乏,语法、修辞、逻辑、写作更是“四大皆空”。“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钱”是对国货贱卖的形象描述,这里的“包装”被许多人理解成物质包装,我觉得更深层的意义应是文化包装。“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店训。没有对母语的透彻理解,怎能写出如此流芳佳句。
    
    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现在的年轻父母便把英语提高到了特别的位置,他们要充分利用孩子最佳学语言的时间“与国际接轨”。辛苦了一天的“漂亮妈妈”们在幼儿园接到孩子后能听孩子用英语说出一个词汇,一脸的倦意立刻消失,兴奋地赞扬孩子聪明、有出息。他们的“国际化眼光”本无可厚非。但在我看来,如果以牺牲母语为代价不仅会舍本逐末,而且可能会邯郸学步,说得尖刻一点,当事人也许对自己国家和生存状态都不自信。“叶公好龙”“掩耳盗铃”等成语故事被译成英语、日语后讲给孩子们听,怎么听都不对味,就跟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译成中文后只有十四行的形而没有十四行的神韵一样。
    
    “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的机会和财富”这句广告语正激励着数万法国人学汉语。连老外都看到了学汉语的美好前景,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我们岂能短视!请珍爱汉语,学好汉语,让汉语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更响亮。(来源/新疆日报,作者/梁旭娟)
    

 

 
·广东华侨中专访柬华校 探讨合作事宜 (8-16)
·支持华教事业 柬埔寨星洲日报为捐资助学 (8-16)
·纽约北京中文学校秋季班开始招生 (8-16)
·美国南泽西中文学校9月11日开学 (8-16)
·加拿大加西中华语文学校招生 (8-16)
更多...
 
·综述:海外汉学学术研讨渐受关注 
·第六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在京颁奖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在京开幕 
·2005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在京开营 
·中国将从四方面大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