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全力培养子女双语能力
文/苏娴雅 周末清晨,天空还飘着细雨,来自广州的李姓夫妻起了个大早,匆匆赶到温哥华市西区一个预售屋的展售处,发现门还没开,但门口已排了长长的队伍,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同乡,大家很有默契地正在做同一件事,抢买大学旁的公寓,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入最好的学校就读。 选好学区 买屋一掷千金 95间售价在千万元以上的公寓,就这样在八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这些在寒风中苦立,连房子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拿出大把钞票下订的男男女女,对房屋公司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温哥华最好的公立学校是哪一间?怎么样才能进去?” 华人父母这种一掷千金的魄力,上了《温哥华太阳报》财经版的头题,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俨然成为高价公寓新买家。走进温哥华西区名校,你会发现80%-90%以上的学生都是黄脸孔。 “名校逼得紧,将来比较有竞争力,就算挤不上一流大学,光凭着英文与中文双语能力,就可以活下去了。”来自香港的爱伦说。“大家为什么移民,还不是为了孩子,在台北我们一样打听学区,这样的心态都一样。而且好学区的房子不管是买或租都贵,能住在那里的人都是高收入者,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也将孩子送入名校的南山人寿经理吴丽珍说。 二度回流 再演移民故事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中英文俱佳,两岸的傻父母们不但忙着挤入好学区,还不断上演出走、回流、二度出走、二度回流的移民故事。刘查理一家刚到温哥华时,全家存款只有8000美金,靠着省吃俭用苦干实干,如今拥有房子车子存款及大笔现金,本来他们打算永远定居在温哥华,但看到就读中学的一双儿女连一个中文字都不会写,刘查理毅然决然接受了上海一家公司的聘书,把全家带回中国,他说:“让他们打打中文底子,光靠周末补2小时中文是不够的,这年头只会英文不会中文,一点优势也没有。”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台湾移民父母身上,在大学任教的蔡教授,每年夏天都带二个拥有加拿大籍的女儿,到温哥华学二个月英文,朋友们有样学样,也央求他帮忙把其它人的孩子一起带出去。几年下来,这个非正式的“游学团”,人数已从最初的三人、五人增加到十余人,浩浩荡荡的十分热闹。 为了孩子宁当空中飞人 在金融界服务的安德森,八年前曾陪妻子及一对双胞胎儿子移民加拿大,在安顿好家人的生活之后,他当了好一阵子的“空中飞人”,在妻儿分别取得加拿大国籍后,全家总算在台湾团圆过了三年,儿子们也有系统地学了中文。现在,妻子又带儿子们到温哥华读高中,没有取得加拿大籍的他,只能继续当空中飞人。安德森说:“我的儿子们在台湾很平凡,但一到了海外就变得很杰出,做父母牺牲一点当然值得。” 事实上,大部分的移民爸爸,为了兼顾事业与家庭,都飞得又忙又累。但只要一想到孩子们将来能拥有中英两项语言优势,可以在全球化的潮流下,站在比别人更有利的位置上,还是愿意傻傻地燃烧自己。 (来源/中国时报)
|
|
|